七色堇云课堂开课啦!
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,以其为基础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,保护了我国公民的各个方面。那么,宪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?今天为大家带来一堂有关未成年人宪法权益的法治课,从四个事例阐述宪法具体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。
周末,小兰的父母带她去影楼拍摄儿童纪念写真,三个月后,小兰的妈妈看见小兰的照片出现在影楼门口的宣传广告上,而他们并未同意影楼使用这些照片。那么,影楼的做法是否侵权呢?根据宪法,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。肖像权属于人格尊严权,根据民法典的具体规定,未经肖像权人同意,不得使用其肖像。因此,小兰的妈妈可以依法维权,要求影楼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。当我们的肖像被不当使用时,我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小明的父母因感情不和而离婚了。离婚协议中约定小明跟随母亲生活,父亲按月支付抚养费。刚开始,父亲还按期支付抚养费,但后来时常延迟支付,甚至有时候完全不支付。这时候,我们该怎么办呢?宪法明确规定,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。民法典对这一规定进行了具体的细化。因此,小明的母亲可以到法院起诉,要求小明的父亲按期支付抚养费。父母有抚养子女的法定义务,如果父母不履行这一义务,我们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他们履行。
小军的父亲离婚后再婚,他的父亲是一名货运司机,经常不在家。小军的继母经常殴打、辱骂他,有时还找借口不让他吃饭。小军每天放学后都害怕回家。那么,这时候小军该怎么办呢?小军可以告诉老师、社区工作人员,也可以向警察叔叔说明情况。宪法明确规定,儿童受国家保护,禁止虐待儿童。刑法也明确规定,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,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因此,虐待未成年人,情节严重的要受到刑事处罚,即使情节未达到严重程度,也可以进行治安处罚。小军的经历提醒我们,任何形式的虐待都是不被允许的。如果我们或身边的同学遇到类似情况,一定要勇敢地寻求帮助。
小云小学毕业后,该上初一了,但她和继父的关系一直不好。继父不想让小云继续上学,认为她应该在家照看两岁的弟弟。小云的母亲也觉得女孩上学没什么用。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,与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对小云的母亲和继父进行了思想教育。在多次劝说后,小云重返校园。宪法规定,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。义务教育法规定,如果家长让未成年人辍学,将会受到当地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的批评教育,并被责令限期改正。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,任何人不得剥夺这一权利。
宪法明确了儿童受国家的保护这一宗旨,依据宪法,我国制定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等,宪法和相关法律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希望同学们在遇到不公正对待时,能够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,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